中国银行的债券,中国银行的债券是
0
2024-08-02 12:44:16
今年上半年,中国经济整体呈现回升态势,发展质量也不断提升。但外部环境仍然十分复杂,面临不少风险挑战。
以下九句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上半年中国经济的情况。
首先,疫情防控工作已逐步完成,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正常运行。
从全球范围来看,COVID-19疫情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已逐渐过去,但这场世纪疫情的衍生影响尚未完全消除。
又如,近三年来,欧美一些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大幅调整,其溢出效应至今依然存在。
中国经济克服这些影响,在上半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,实属不易。
中国经济并非在真空中运行。今年以来,世界经济复苏乏力,贸易投资放缓,全球需求萎缩。
这意味着国际环境变化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仍在加深。
上半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向好,不仅得益于外贸新市场的开拓,也得益于内需的增长。
下半年,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,中国经济出现“大逆转”的可能性不大。
对于中国经济来说,一方面,外贸要继续发挥强大的生产供应能力,积极应对不利因素,创造有利条件;另一方面,增强内需支撑作用依然至关重要。
上半年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复苏向好,来之不易。
夏粮生产有时会受到当地恶劣天气的影响,但在全国各地积极应对下,收成仍创历史第二高。
各项宏观政策的实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,各项措施发挥了作用。
包括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六项“更好协调”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并未放松。
企业家们非常努力地克服困难,抓住机遇。
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不是偶然,而是努力拼搏、抓住机遇的结果。
观察经济形势时,可以密切关注“形”和“势”两个方面。
“形”反映了过去一段时间努力的成果,“势”则涉及对未来进展的预期。
上半年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。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,新兴产业持续壮大,新业态持续活跃。虽然就业存在一定压力,但总体仍在逐步改善。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向好,展现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动力。
世纪之疫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,因此才有经济“复苏”之说。
不过,“恢复”并不意味着所有数据都会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。
经济需要逐步回到之前的水平和正常轨道,更多的指标反映的是前瞻性的做法,而不是向后看的做法。
优化结构、培育新动能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衔接、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、更加安全绿色发展,是上半年年报展现的前瞻性。数据尤其有价值。
向前看的本质是对“高品质”的追求。
面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复杂性、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矛盾交织,中国经济复苏之路并不平坦。
中国经济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。因此,此时,保持战略定力、增强发展信心、直面挑战困难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全面、辩证、长远地看待中国经济,我们有理由相信,中国经济将持续向好。
这种确定性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,来自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考量,来自于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。
同时,这个决心必须来自于广大参与者的努力拼搏和创新精神。
《中国经济半年报》不仅是宏观政策决策者撰写的,也是亿万企业主体撰写的。
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努力奋斗,提供就业、创造财富、推动创新、体现社会责任。
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,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战略新兴产业,都需要有活力的经营主体。评价宏观政策有效性的标准之一是能否持续广泛激发企业主体活力。
总之,永远不要低估广大企业主体的韧性和创造力,并尊重他们。